案例描述
如上图,最近为学校做了校园网改造计划,为了使大家方便学习,我在Cisco模拟器上做了配置规划,今天带领大家一起完成校园网络的搭建(测试环境:Packet Tracer 7.2)。
案例分析
如上图,本案例中涉及到三个区域:服务器区域、学生机房区域和教师办公区域,下面我对三个区域分别做介绍。
- 服务器区域:该区域我做了简化,只安放了一台DHCP服务器,用于为整个校园网分配IP地址,其实该区域中还有其它的服务器,如校园网站、办公OA系统等等,这里省略掉。
- 学生机房区域:该区域本来涉及到全校的16个机房,这里简化为两个机房,用一台三层交换机作为核心交换机,并对每个机房做了vlan隔离,设置了相应的网段。
- 教师办公区域:该区域和服务器区域一样,直接接入校园总的网关路由器。
案例准备
DHCP服务器配置
注意:这里的DHCP服务器仅仅是模拟配置,设置了三个地址池,分别为教师办公、学生机房(两个机房)分配IP地址,但现实中,我用的是Windows 2012 Server搭建的DHCP服务器。
Gateway配置
根据网络拓扑图的信息,完成Gateway路由器的IP地址配置。
SW3-1配置
根据网络拓扑图的信息,完成SW3-1的vlan划分、SVI接口配置,配置F0/24为路由口。
案例实施
如上图:所有的客户端发送DHCP Discover(发现帧)数据包寻找校园网中的DHCP服务器,寻求IP地址,用于联网。但由于Discover是广播包,在经过三层设备时会被阻挡,因此需要在校园网的所有三层设备上开通DHCP中继协议。这里有两个注意点,非常关键!
- 红色箭头标出了“DHCP Discover”需要经过的三层设备,注意这里只关心“DHCP Discover”从哪个接口进入三层设备,只要在这些接口上开启DHCP中继协议即可。
- DHCP服务器在收到“DHCP Discover”后,需要响应客户端,所以,DHCP服务器必须能够到达客户端所在网段。
在上图中,分别在Gateway的E1/0和E1/0,以及SW3-1的SVI33和SVI36上开通DHCP中继服务,因为这些接口有“DHCP Discover”数据包的进入。
如上图,通过设置静态路由,实现DHCP服务器能够ping通教师办公区域和学生机房区域的网关,表示能够访问到这两个区域。
案例验证
案例总结
本案例从真实的校园网案例中提取出来,尽量还原真实场景,但在模拟器上配置,还是有几点需要和大家说明,也是我在实际配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。
- 案例中仅仅实现了教师办公区域访问服务器区域、学生机房区域访问服务器区域。而教师办公区域和学生机房区域并没有互联,需要额外通过配置静态路由实现,也没有配置两个区域连接互联网,所以Gateway的NAT和默认路由都没有做过,大家如果一定基础,可以自己补充相关配置。
- 案例中因为都是采用Cisco设备,因此在配置SW3-1时,当我把E1/1口加入到VLAN33时,出现“%CDP-4-NATIVE_VLAN_MISMATCH: ”的错误信息,究其原因是因为SW-5303也是Cisco设备,两台设备一端属于VLAN33,另一端属于VLAN1,Cisco自带的CDP协议影响,导致报错,解决方法是通过no cdp enable指令关闭CDP协议就可以了,同样E1/2口加入到VLAN36时,也遇到相同的问题。在现实校园网环境中,由于考虑到成本因素,每个机房并没有使用Cisco设备,用的是普通的TP-Link不可管理型交换机,不支持CDP协议,所以没有出现模拟器中的问题。
结束语
这次校园网改造,本着尽量简化的初衷,也为了后期便于维护,并没有采用什么“高大上”的技术,仅仅是希望做到全网互通、稳定,大家相互学习、共同进步。
本文暂时没有评论,来添加一个吧(●'◡'●)